最近在看一档美食人文纪录片《奶奶最懂得》,它通过探访各地田野乡间的“奶奶们”,寻找最纯正最传统的民间美食,充满了烟火气和温暖的人情味。
中国人的传统美食多和时节、环境、习俗有关,因时制宜、因地制宜、因材制宜。它们不仅受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影响,更有传承在其中。
可以说,美食和文化密不可分。
“民以食为天”,爱吃、会吃的人很多,但是,不仅懂吃,还对饮食文化、风土人情、历史人文颇有研究的人则凤毛麟角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总导演陈晓卿算一个。
他用镜头语言,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美食前世今生的故事,以及创造出这些美食的勤劳勇敢的人们的故事。
陈晓卿对美食的热爱离不开一个人的影响,他曾说:
“读大学的时候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,一下子就被梁实秋的《雅舍谈吃》给迷住了。美食在作家的笔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,它更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代表。后来参加工作,拿着菲薄的工资,我专门去把《雅舍谈吃》里写到现在能找到的美食尝了个遍。”
《雅舍谈吃》是梁实秋“雅舍”系列的其中一本,收录了记述各种美食的散文,是梁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现,始于“吃”却不止于“吃”,充满着闲情逸趣。
字里行间足见梁先生对于美食的见多识广。北平菜、豫菜、鲁菜、淮扬菜等菜系和风味,信手拈来。从饕餮大餐到街头小吃,来者不拒。
走南闯北、广交朋友的他,对生活的观察体悟不得不说细致入微。而他的诗书才情,也为文章平添了几分文人雅趣。
梁实秋先生是我们熟悉的、我国现当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,在散文和翻译方面成就卓著。他是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,用40年时间完成了对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。
梁先生青年时代留学国外,回国后曾在北京大学等多所名校任教。中年定居台,直到离世。
正因为他后半生的台生活,文中很多地方都流露出梁先生对故乡食物的留恋与思念之情。
因此,《雅舍谈吃》不仅仅是一本谈“吃”的书,更承载了梁先生对于过往生活的点滴回忆。谈“吃”,也谈“情”。
时值冬春之交,让我们跟随这位“最会吃”的的作家,一起聊聊冬春时节的美食们。
01饺子
北方乡间有句俗语:“好吃不过饺子,舒服不过倒着。”
对于国人来说,饺子不仅是颇受喜爱的平民美食,也是最能寄托情感和体现仪式感的食物之一。冬至吃饺子,过年吃饺子;家人团聚,一起包饺子;在某个饺子里面包上硬币,给予吃到它的人好财运的祝福。
饺子能拥有今日的江湖地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绝非一日之功。
饺子历史悠久,相传是在东汉时期由医圣张仲景发明,最初是以面皮包裹羊肉、胡椒等驱寒的食材以避免耳朵生冻疮。
历朝历代,饺子有过很多不同名称,如混沌、角儿、扁食、煮饽饽等,形态和吃法也有变化。最终,历经千年时光,从古代的箪食瓢饮间走到今日大众餐桌上。
饺子是一种十分包容、随和的食物。
讲究有讲究的吃法,粗犷有粗犷的吃法。既上得了宴会席,也出得了路边摊。
饺子的形状可以饱满也可以细长,馅儿可荤可素,皮儿可薄可厚,烹饪方式可以是蒸煮煎炸等。
除了作为食物,饺子也扮演许多其他角色。
在家里,饺子是互动的方式;独自一人时,饺子是饭,是家的味道;在他乡,饺子是乡情;对国外,饺子是中国的文化符号。
谢霆锋曾在自己的美食节目中说,以前和父母的关系不太好,迷上做饭后,厨房成了自己和父母的一个沟通渠道,关系也有所改善。
下厨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。
全家人一起动手包顿饺子,在和面、擀皮、剁馅、包捏的过程中,细碎的交流、配合,长时间手头重复劳动营造出的大段对话机会,以及眼见劳动成果的成就感,可以让情感迅速流动起来,升腾起一股暖意。
对于少有时间下厨的独居上班族来说,速冻饺子是个好伙伴。结束了一天的工作,饥肠辘辘却又没有心力做饭时,拿出冰箱里的速冻饺子,煮上一碗。有菜有肉有主食,一顿营养元素齐备的饭就搞定了。倒也有几分家的味道。
我住处的楼下有很多东北饺子馆,通常是夫妻店。饺子都是手工制作,现吃现做。
在那里,我知道了饺子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种馅儿——猪肉、荠菜、香菜、茴香、酸菜、西葫芦、香菇、玉米、韭菜……足见其对饺子的喜爱。
在店里,常常能碰见熟络的老主顾操着一口东北话和店主唠嗑。
东北人喜爱水饺,也善于制作水饺,使其俨然成为东北的代表性食物之一。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只只水饺,但包的是思念,系的是乡情。在遥远的南方城市,让身在他乡的老乡们彼此识别。
饺子既独特又普通,凝结了先人的智慧,徜徉于无数群众的勤劳双手间,已经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每每向老外介绍起中国美食来,总少不了它。
02年年有鱼
家乡过年有个习俗,年三十烧一盘鱼,放着不吃,一直放到正月十五,即从岁末放到年头,寓意“年年有余(鱼)”。
中国人爱吃鱼,不同地方、不同菜系各有各的特色口味。
西湖醋溜鱼,古来有之。
开封豫菜“两做鱼”,取黄河鲤,一半炸至微黄,一半淋上酱汁,一鱼两吃。
平津一带,春夏之交吃黄鱼。
家家户户闷煮一大锅黄鱼,烙上饼,撕碎了蘸鱼汤吃。
胡同小贩卖的熏小黄鱼,一条一条插在竹签上,香味扑鼻。这是春夏汛期特有的美味,过了这村没这店儿。
北平的河南馆子厚德福,瓦块鱼是一绝。
取活的鲤鱼、鲢鱼中段最精华处,切片,炸黄,淋上藕粉做的糖醋汁和热油。
鱼吃完后,剩下的汁用来焙面吃。这里的“面”是擦出的马铃薯丝油锅炒制而成的,酥脆,微甜,味道很别致。
江浙地区的清蒸鱼,味道鲜美。
时时难忘的是幼时常吃到的清蒸刀鱼。
刀鱼细长,几条并排而列,放葱姜丝清蒸,鱼肉细美,鲜美无双。吃完了鱼肉,服务员把鱼骨端下去,少时端回,鱼骨已炸至金黄,咬之,酥脆。
刀鱼被誉为“长江三鲜”之一,绝非虚名。人间美味,至今怀念。
这不,无论煎炸蒸煮,从南吃到北,从年头吃到年尾,可不是年年有“鱼”嘛!
不过,私以为最令人难以忘怀的,还是外婆的红烧鲫鱼。
虽说比不上馆子做的精致,也没有丰富的配料和上好的食材,不过是市场上最寻常的鲫鱼,耐心炖煮而成,但是十分入味儿,非常好吃。即便同样步骤,其他人做的就是不如外婆的,感觉很神奇。可能,是岁月的沉淀给了外婆神秘赋能吧,哈哈。
纵然吃过再多的饕餮美食,也比不上这一口家常味。
03栗子
栗子起源于我国,有几千年的历史,是中国驯化利用最早的果树之一,种植和分布十分广泛。
它素有“干果之王”的美称,怎么吃都得宜。
没有糖炒栗子的春季是不完整的。
每到秋冬时令,街边就开始出现卖糖炒栗子的摊位。我小时候,多是一旁支有一口大锅在翻炒,板栗混合着粗沙和糖稀,沙沙作响。这样炒出的栗子,不仅满足味觉,更满足了视觉和听觉。现在,自动炒板栗的机器正在逐渐取代这种大锅。
炒好的板栗按品种依次排开在平托盘里,等待食客的光临。它们有大有小,有圆如水滴的,也有扁扁的,有开口的,有不开口的,开了口的偶尔还在裂缝中夹有几粒粗沙。
取一粒,一捏,一声脆响,把栗子仁取出来,丢进嘴里,一口咬下去,温暖甘甜的香味立刻占领了口腔,将春季的寒气驱散。
一边剥一边吃,再看个电影煲个剧,巴适得很。
虽然春季吃板栗最带感,但现在板栗早已不是春季的专属。
相比糖炒栗子,袋装板栗仁是一种更方便存储和售卖小零食,口感较糖炒板栗更绵软一些,一年四季都能吃到。
更有出奇制胜者,发明了冰冻板栗。于是,那些春季卖糖炒栗子的摊位夏天就开始卖冰冻板栗。虽然看起来硬邦邦的,但其实并不难咬。慢慢地啃一只栗子,比吃雪糕爽多了。
除了做零食,板栗还可以做菜。
外婆有一道必不可少的年菜“烧杂素”,其中一味食材就是栗子。
茨菇、栗子、白果、红枣,加白糖红烧,食材的果香和汤汁的甜度达到美妙的平衡。栗子鲜甜软烂,入口即化,最是好吃,所以每次都最先被挑完。
但栗子最妙之处还是在于做点心。
当年,北平西车站食堂是有名的西餐馆,他们有道别致的小点心——“奶油栗子粉”。将栗子磨成干松松的细粉,拌上搅打过的奶油。小勺取食,妙味无穷。
西湖烟霞岭下翁家山满家弄的桂花很出名。桂花盛开时正值栗子时尚,当地的路边小店便奉出一道无上佳品——桂花煮栗子。
徐志摩每年春季必去,只为吃上一碗,视之为一大享受。有一年桂花因为雨水的缘故早早凋零了,他有感而发,写了一首《这年头活着不易》。
板栗魅力之大,不止于此。
逛超市时偶然发现,竟有其他作物用“板栗”作为品种名称,比如“板栗红薯”、“板栗南瓜”。你还别说,它们确有类似板栗的粉甜口感,特别好吃。
04腊肉、咸肉和香肠
美食纪录片《川味》第二季中,四川雅安的皇木腊肉让人垂涎欲滴。
我国传统美食中,腊肉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。它不仅风味诱人、腊香浓郁,而且易于保存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
腊肉的做法是用鲜肉加入食盐、香辛料等进行腌制,再经过悬挂风干、暴晒、烟熏等步骤制成。
湖南和四川的腊肉最为有名。但到了当地,最上好的腊肉仍须到农家才能寻到。作为一种农村社会的家庭产品,腊肉既可以待客,也可以自奉。
腊肉煮过,切薄片,新鲜青蒜切段炒之,浓香四溢,清爽不腻。
我们江浙一带也有腌肉,称为“咸肉”,即梁先生文中的“家乡肉”。
相比腊肉,咸肉制作起来更为简单。挑选肥瘦适中的五花肉,均匀抹上盐,自然风干即可。每到春季,家里阳台上常年挂着晾晒中的咸肉,散发着肉香味。
春季的饭桌上,咸肉炒紫菜、咸肉烧青菜、咸肉菜饭都是常客。
咸肉炒紫菜是我的最爱。紫菜,并非常常用来和蛋花做汤的海产紫菜,而是是家乡特有的一种蔬菜,通身乌紫,叶子绿色。据说,这种菜只有在我们这一片的土地种出来才是紫色的,因其特殊的长江冲积沙土质,种在别的地方就变成“青菜”了。相传当年皇帝还因此给这片土地命名“紫龙登”。
所谓“咸肉菜饭”,就是用咸肉、青菜、大米、水,一锅煮制而成的饭食。口感咸鲜,香气扑鼻,一不小心就能吃个好几碗。
腊味咸货界的扛把子之一还有香肠。
将抹上盐和香辛料调好味的鲜猪肉条灌入猪小肠,压实,用棉线扎成一节一节的,再用针均匀扎些透气的孔,悬挂晾晒风干,便可享用。
近年发现一家店铺做牛肉香肠,肉质比猪肉肠略松软一些,肉香浓郁,别是一种滋味。切薄片,微波炉稍许加热,端出,滋滋冒油,满屋子都是香味。“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”。
05小结
《雅舍谈吃》实乃一本馋人的书,但除了“馋”之外,更有许多的时尚、趣味和文化。就像梁实秋先生说的:“馋,基于生理的要求;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。”
梁先生对于美食的热爱和见识广博,令人叹服。
光是各路馆子,比如东兴楼、玉华台、厚德福、谭家菜、致美楼、福全馆、信远斋,已叫人眼花缭乱。
独特的餐具也令人印象深刻,比如煮核桃酪用的小薄铫、吃莲子羹用的小莲子碗和小银羹匙。无不充满了精致感,落脚于“讲究”二字。
也难怪冰心在评价梁实秋的时候说道:“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,不论男人或女人。花有色、香、味,人有才、情、趣,三者缺一,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。我的朋友之中,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。”
食乃生活之本。一口一口,吃出了生活,也吃出学问和艺术。
生活并不苟且,它也有诗和远方。
做一个有才情、有趣味的吃货,吃其然,更吃其所以然,其乐无穷。
写在最后
因为新冠肺炎疫情,这个“春季”有点漫长,这个春节有点特殊。然而,病毒虽然可以阻挡我们相聚,却挡不住我们相聚的心和心里的温情。
美食亦是一种力量,它温暖我们的胃,进而温暖我们的心,让我们暖身暖心地投入到下一段的生活与奋斗中。纵然再多不如意,也该时时记得——吃顿好的。
希望“春季”快点过去,“春天”早日到来。武汉加油。中国加油。大家加油。
-End-
「本文由@粥粥Laraine原创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