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麦破开成粉,加水和成面团,手压仗擀成皮,大刀推拉切面。
从有形的麦,到无形的粉,再到随意塑形的面条,中国人不知用了几千年,才参透出不破不立的道理。
所以说,我们只用五分钟就吸溜入腹的面条,吃的不是食物,而是文化。
最早出现在咱们这块大陆上的面条,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,这可不是我杜撰的,考古学家早就找到了证据。
喇家遗址发现的旧石器晚期的面条
面条这个食物,寓意着长寿,也有苗条的期许,甘肃的牛肉面,山西的刀削面,河北的手擀面,重庆的小面无不是鼎鼎大名的存在。
洁白的身姿和单纯的味道,让面条变得百搭,与麻辣,与鲜香,与酸甜都能打出勾人口水的代表作。
吃面筋道爽滑,喝汤鲜甜沁脾,一碗汤面,变幻出大江南北无数个分身,滋润着十万万中国人的肠胃。
不过在北方,面条还有一个更能征服北方汉子的做法。
拌面,无汤配卤,筷子费力搅拌,面条裹着酱汁,大口大口的送入嘴中。
拌面这个北方面条的产物,缺少了江南的婉约精致,更代表了北方人的直率豪爽。
又到了夏天,这个被拌面称霸的季节,我挑了几个适合家庭制作的卤子分享给朋友们,这个夏天,让拌面来的更猛烈一些吧。
第一酱:鸡蛋炸酱
拌面的天花板上,第一位恐怕就是炸酱面了,几乎所有面馆都会售卖炸酱面,但能做到酱香咸鲜的,属实不多。
要么咸了,要么酸了,要么不够香。
食材:鸡蛋,黄豆酱,甜面酱
小料:葱
调料:糖
持续翻炒,酸味挥发,酱香浓郁,油酱分离时关火。
要点:
第二酱:杂酱之北方分酱
重庆小面的杂酱,到了北方以后做法稍做改动,微辣鲜香,与细面搭配,能做出适合北方口味的川渝味道。
北方杂酱:
食材:瘦肉馅儿,肥瘦肉馅儿
小料:葱,姜
调料:盐,糖,十三香,黄豆酱,酱油,胡椒粉,花雕酒,味淋,豆瓣酱
糖和盐调味,快出锅的时候下味淋,持续翻炒一会儿就可以了。
要点:
第三酱:麻酱
麻酱在北方,不仅仅是火锅蘸料,还是拌面的神器。
上学的时候,去食堂买麻酱凉面,怕咸让阿姨少放点麻酱,打饭阿姨很惊讶的问我,“小伙子不是本地人啊?本地同学都嫌我放的少呢”。
常规的麻酱,都是用水澥,拌面的时候很容易脱酱,面条挂不起来。
食材:芝麻酱
调料:生抽,鱼露,盐
香料:花椒
调到用勺子舀起来,向下拉丝流动最佳。
第四酱:洋葱番茄酱
食材:洋葱,番茄,鸡蛋
调料:盐,糖,生抽
出锅前放点香油
第五酱:鸡肉酱
这个酱是因为当时猪肉涨价,我被逼无奈而弄出来的,没想到深受老饕们欢迎,估计大家也是因为没吃过鸡肉味儿的拌面吧。
食材:去骨腿肉,香菇,洋葱,土豆,尖椒
小料:姜
香料:八角,香叶
调料:盐,糖,胡椒粉,生抽,老抽,花雕酒,辣妹子
下尖椒粒,关火出锅。
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五种酱,炸酱,麻酱和番茄酱加鸡肉酱一起拌面,那个复合味道,当初把我迷的神魂颠倒。